【1】@missfaye
看到《甜蜜蜜》上热搜,正好补了一段导演陈可辛的采访。
“我不想拍教育电视,也不想拍导人向善的电影,我很讨厌电影向我讲道理。
我很憎别人跟我讲道理,因为大部分讲道理的人讲得很差,讲得很拙劣。
甜蜜蜜其实讲得是一段三角恋,一个‘渣男’的故事。
如果你站在杨恭如(小婷)的角度来说,那张曼玉(李翘)便是狐狸精。
但拍了这样一个故事,那你不就可以换位思考一下?
在他(黎小军)的角度来看,都是爱情来的。
但在豹哥(看来),她(李翘)也等于是出去外遇。
所以其实某程度上亦是另类的‘说教’,我们把一些社会现象拍给观众看,你看到世界便是如此这样。你可能不是这样,但你无法避免世界就是这样。
如果你是这样,你也用不着这么内疚。因为其实每个人都有欲念。”
《甜蜜蜜》里每个人都在大时代洪流挟裹下,孤独地,不知所措地挣扎,感情似是奢望,更是救命稻草。李翘对黎小军说,黎小军同志,你来香港不是为了我,我也不是为着你。但在人生最孤单无援之际,他们也只有彼此。
小婷对黎小军来说,是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单纯美好无暇。
而李翘,是他奋力奔向这种理想时,结伴而行的战友。他们见识了彼此的自私、虚伪与不堪,在最窘迫的时刻拥抱,不知觉中已存在的支持和依赖。
他们一直背负着道德,不断说服自己和对方只是一段插曲而已。直到最后避无可避,李翘趴在方向盘上触动了鸣笛声,感情才真正喷薄而出。
但豹哥被迫跑路,李翘并没有选择忠于感情,而是扑身进茫茫雨夜,要与豹哥生死相依。用自己的方式解答何谓“不辜负”。她绝不会后悔,只是惆怅挥之不去,经久缠绕。
电影不是用来讲道理的,电影是铺展了你所未知的、存在于世间贪嗔痴的真相,帮助你看清,并且选择的。
你可以不认同李翘和黎小军的感情,所以在面临异地恋或个人发展时,就要考虑自己得付出些什么,能坚持什么。
你也可以为人生预设一些可能。在每次离合之际,更客观地处理感情,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学会自己吃饭。别等着人喂。
【2】我是落生
是她,法学教授Catharine A. MacKinnon,开创了对于性骚扰行为的法律追责理论
她还帮塞尔维亚遭受性暴力的妇女赢得了7.45亿元赔偿,这起案件首次将强奸作为一种种族灭绝罪行
【3】王福重
为什么贷款重要?
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是,短期经济(也就是经济周期)是由总需求决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
消费是GDP的大头,但消费是永久性收入(个人一生的平均收入,可以大致预测)决定的,总体而言,人们不会乱花钱也不会不花钱,消费是非常平稳的。平稳的东西不会决定波动的经济。
出口不是由我们而是外部需求者决定。投资(不是炒股票,而是购买机器设备以及新建住房)是GDP的小头,但它是不稳定的,起伏巨大,经常受情绪影响或者控制。但正因为如此,投资才是经济繁荣的最大决定因素。投资还影响就业。创业多贷款多就业就多。
贷款是银行的资产,存款是银行的负债。银行希望大家尤其是优质企业和客户贷款。这是双赢。
经济中的货币,大部分不是各国央行印的。实际情况是,当你去银行贷款,你的贷款会变成新的银行存款,并且引起后续的连锁反应也就是乘数效应。货币,大部分就是因着贷款的连锁反应而累计起来的存款。
贷款多,货币总量就多,利率就处于较低水平,就可以促进投资,增加总需求,进而促进经济更加向好。
因此,大家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乐观向上,这个比黄金重要。
【4】织女Vega
医院反腐,力度好大,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落马的院长或主任……
刚才和一个朋友吃饭,他说前天去医院,因为医生的打印机坏了,处方和病历打不出来,等了半天,医生不急,他急了……
医生说,有些事,因为没人肯做主,没人愿意担责任,只能停下来或者一直等了…..
比如他需要添置个打印机……需要办公室找设备利旧,办公室找不到,就需要开会,安排协调,确定协调人….
协调人继续组织开会,明确采购责任归属….最后,走比选程序,然而谁也不愿意签字确认……谁都不想背一个确定这类供应商的名声….
底下干活的呢,干瞪眼,着不了急….
领导们没了动力,职场就成了球场,比谁的传球技术高…….
窗口部门,类似于一线医生,态度越来越好,回答问额越来越温柔…..效率和效果则越来越差….
因为工作的目的已经由追求结果……偷偷转向为规避责任和风险……
能拖就拖,不能拖,那也要先明细责任归属,这有个好听的名字:压实主体责任……
哎,这看不见的成本呢?
【5】tombkeeper
最近看到三个医药改革方面的观点。
一是取消干部病房。奖励有贡献的人是应该的,但可以把待遇货币化,有多大功劳发多大钱。
二是取消医生灰色收入后,增加医生合法收入。让医生光明正大地凭本事吃饭,有能力的医生不必拿回扣拿红包也能获得高收入。
三是对所有没做过三期临床试验的药都做一下,没做过的就别再上临床了,别再浪费医保的钱。
我仔细想了一下——都不符合国情。
【6】@庄时利和
最近网上很多关于医疗反腐的讨论很热烈,这里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我们可以看看美国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
首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美国医生是如何看病的》,作者是三位在美行医的华人医生林艳丰、陈雄鹰和谢党赐。这本书对于美国的医疗体系以及医学生/医生的培养体系都介绍得很全面。这里我引用书中的一些数据和观点,这本书出版于2019年,其中一些数据是十年前的,但不影响整体观点。
整体而言,美国的医疗体系呈现三个特点:医疗科技全球领先、医疗费用高昂以及人均寿命与医疗水平不匹配。
1. 无论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的研发,美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一点在医学界几乎不存在疑义。
美国在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自从1966年以来,美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人数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2006年全球82%的生物技术方面的研发在美国。美国在恶性肿瘤筛查方面也比其他发达国家要先进,美国、日本和法国也是发达国家中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膀胱癌五年生存率最高的几个国家。
2. 但是与医疗水平不匹配的是,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并不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
美国每年的医疗费用比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高一倍以上,比英国高3倍,但是人均寿命指标只能排在前1/3。甚至医疗花费不到美国1/1000的古巴,人均寿命也和美国相近。
影响美国人均寿命最重要的一些因素,包括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等。此外美国的车祸和枪杀率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要高,在美国50岁前死亡的男性中,有一半原因与疾病无关,其中19%死于谋杀,18%死于车祸。
同样美国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也较高,2013年每10万例新生儿出生,伴有18.5例孕妇死亡,这比美国1987年的数据(7.2例)还要高出将近2倍;同样每1000例出生的婴儿有5.98例死亡(做个对比,中国是3.5例),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48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肥胖问题,美国的肥胖人群比例非常大,所带来的各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耗费美国巨额的医疗费用。
整体而言,即便抛去枪击、车祸这些与医疗无关的事故,美国虽然有强大的医疗技术,但在疾病预防方面做得并不好,而这点让美国在这几年的新冠防控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 而美国的医疗费用高昂,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个是医疗技术的过度使用。美国每百万人拥有36台MRI,44台CT仪,5台PET,每千人的使用次数分别是107 次、240次和5次;而英国相对应的仪器数量分别只有每百万人6台、8台和<1台,每千人的使用次数都少于1次;日本的仪器(分别是每百万人47 台、103台和 3.7台),虽然相对比美国还多,但使用率(也分别都少于一次)却比美国低得多。
同样的治疗,美国也比其他发达国家花费更多,美国做一台心脏搭桥手术的平均费用是7.5万美金,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只有4.2万美金。同样药品的价格,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均比美国低50%以上——尽管这些药物很有可能就是美国研发制造的。
此外,在发达国家中美国人均医生数量较少。美国每千人中只有2.6个医生,而其他13个国家的中位数是 3.2个医生,美国患者平均每年只看4次医生,而其他国家的患者每年看病的中位数是 6.5次,加拿大是7.7次,日本是12.9次。日本普通人每年可以多次看病,同时又不多做各种昂贵的检查,这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因过度诊断而可能带来的不必要治疗,这也许是日本人均寿命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在医疗健康管理方面的费用非常高。
美国在医疗行政管理上的花费占了美国医疗花费的31%,美国有几百家医疗保险公司,每个保险公司都需要有个各方面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这个需要花费的总数额相当大,几乎比全国只有一个医疗保险系统(如加拿大)医疗管理所需费用高一倍以上,几乎每个美国人的医疗行政管理费用超过1000美元/年。
4. 美国的整个医疗保险模式,在所有发达国家中也是少见的。
发达国家中医疗保险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欧模式,如英、法、德、加和日本等,以ZF控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人人都看得起病,缺点是需要高税收维持福利,另外也会造成医疗效率降低,降低从业人员动力。
另外一种就是美国模式,医疗尽量市场化,ZF只起调节作用,这种模式下医护人员收入可观,但社会的医疗花费很高,美国的医疗支出占了GDP的17%,同时相当数量的美国人没有保险,无法承受昂贵的治疗费用。
最后,美国的医疗体系是非常独特的,它是医疗技术创新的土壤,但同时也催生了美国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套体系其他国家不可能模仿,也不应该模仿。
当然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医疗技术的进步是共享的,从各种癌症靶向药、抗病毒药物到疫苗,再到各种诊疗指南的创立和更新,美国人高昂医疗支出的背后,某种程度上也造福了其他国家人民。
【7】@中国新闻周刊
【
#医药代表性贿赂医生#】根据记者的采访,对常见病来说,同一种病有多种药可以用,每种药还会有多个厂家。医院药品采购时就面临选择,采购还需经过院长、科室主任、药事委员会等负责人,很容易滋生腐败。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药代贿赂的方式有的给钱,甚至情色交易。巨额贿赂以后,双方的利益关系变得稳定。有些医药代表和科室主任,形成了很铁的关系。特别强大的医药代表,会和院长产生了利益深度绑定。记者梳理发现,医院院长被查实、被举报权色交易的案例有很多。
一位医药代表告诉记者,药代还会按照药品利润率给医生去分成。如果医生表明会提单子,或者已经提单子了,药代会有好处表示。在药品或耗材不断消耗的过程中,药代也会按照销售量给医生提成。其中最挣钱的还是设备和耗材,一台设备几百万上千万元的都有。大型设备国家有专项资金,但是采购过程经手人多,腐败情况也很多。
“其实做的好不好,就是拼人脉、拼资源”,另一位新入行的药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明显感到,有的药代和医生关系好,收入就比较多。据媒体报道,由于药代推广药品离不开利益输送,有医药代表的工作开展遇到诸多困难,最终在2022年选择了转行。(顶端新闻)
【8】@脉望饮秋尘
以下我要说的事情非常重要,希望首页所有在东南亚(尤其是台港澳和坡县)留学或者有熟人在东南亚留学的好友可以帮k一下;本人在此磕头。简单来说就是苯人在坡遭遇了巨额诈骗,目前人没事但钱没了,已经报警,已经告知家人。我妈怕我继续回忆或者讲述这件事对我的精神状态产生创伤,但我觉得这种程度的诈骗事件必须要让大家知道其中的细节才有可能不受骗。
所以今天我站在赛博街心花园大喊一声。首先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个
网页链接,和我的遭遇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我在即将再被骗第二笔的时候挣扎去查了一下,才发现骗子连化名都没有改过。
这种计划周密、罪犯素质比较高的骗局,往往因为技术细节溢出大家的知识边界而难以识破,特别是如果一开始没有意识到对方是骗子,那后续很难再恢复判断能力了。我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特别需要注意的:
一、骗子可以改号,让自己的电话来电显示和公安的官方号一模一样,如果实在觉得辨别不了,正确的操作是挂掉之后自己去打那个分局的电话并确认对方的姓名和警号。
二、骗子可以知道你的户籍信息甚至掌握为了办身份证而在户籍地派出所专门拍摄的证件照,会给你看很多有公章的栩栩如生的检察院文件。
三、骗子不会一上来就提钱,可能一个礼拜之后再跟你提钱。【不是一上来先不提钱的骗局就不是骗局】
四、骗子会建立信息茧房子和精神控制,跟你说不能跟父母朋友说也不能上网查,否则就是泄密罪要判五六年——让他去死。一定要跟父母说,一定要跟父母说,一定要跟父母说。
别的其实也就没什么了。我知道大部分朋友其实都怀着相当的警惕性,关键就是没有一个留学生敢挑战公检法的威严、没有一个家庭的孩子敢用父母家人和自己与之息息相关的前途作赌注,这些畜生就是这样进行PUA并引导受害者进行自我PUA的。在此我已经不想去分辨是因为我的愚蠢还是不幸导致了我自己的悲剧,但总之我觉得,很多事是如果一开始知道其中的细节就可以一定避免的。希望大家都能看到,希望大家平安健康。
【9】刘春
多少年没来北京站,管理水平那个有特色啊,基本让人回到计划经济年代,到处都是栅栏,车必须停在老远的地方,管理人员不停地大声呵斥着,人们拖着箱包走很远的路,然后爬一个没有滑道的破损的人行天桥。进站口很短,黑乎乎的,人与人挤在一起,空气中密集的仍然是工作人员的呵斥声。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大都复制了四十年前的口气与表情,连站内的永和豆浆店员也有点当年国营食堂的高冷,没有一张笑脸。所以,你想找回当年的记忆,请到北京站。
广告
【10】@私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