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程斋--【浮世汇227】资本无国界,能赚钱就不谈主义

xilei 发布于 2020-9-21 16:27:00


【1】赵丹赵丹喵

 

Tiktok, 沃尔玛和甲骨文的三方交易看起来挺互利共赢的,再一次证实了不管国家安全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资本无国界,能赚钱就不谈主义。


三家公司的交易是一个挺典型的joint venture结构,在概念上有点类似于“中外合资企业”。

过去几十年,西方公司一般在进入在贸易保护主义比较强的市场时,都会出于显性或隐性的政治因素选择合资的形式。也就是一个境内投资人和境外投资人联合成立一家公司,在这个境内的市场做生意。境内的公司负责用各种白色黑色灰色的方式,搞定自己国家的政府审批,境外公司负责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然后大家一起赚钱。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的尝试,也是从中外合资开始的,最早应该是1979年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对于工业体系还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合资企业是一个能保证自己国家的市场不完全被外国公司把持,但自己也能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来给行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

在合资经营里,境外方最在乎的就是两件事:1)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被境内方拿走,不然境内方就可以另起炉灶完全不会参与合资分利润了,2)能利用合资的形式获得的宗主国审批,进而在市场上赚到钱。

这一套操作西方企业应该是很熟悉了——沃尔玛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就是合资形式,中方伙伴是国投、中信泰富和昆明大观。直到2006年国家政策允许零售业进行外商独资,沃尔玛才开始“单干”并迎来一波迅速扩张。

有趣的是,在TikTok、沃尔玛和甲骨文这个交易里,模式完全调了个,实行”贸易保护”的那个国家变成了美国。

根据三家公司的新闻稿,新成立的“美外合资企业“叫Tiktok Global,甲骨文和沃尔玛一起控股20%,五个董事席位有四个是美国人(唯一一个中国人应该是张一鸣),承诺在12个月之内把这个合资企业在美上市。

Tiktok Global的所有技术会放到甲骨文的云服务器上,沃尔玛会把它的“零售技术”融合进来,也就是Tiktok以后可能会像ins一样直接有购物窗口了。反正就是从消费者到股民,花样百出的割美国老百姓韭菜。

合资企业的具体交易结构和管理章程还没有披露,我猜现在是谈好了term sheet但交易文件还没做完。等正式签约时,沃尔玛和甲骨文作为美国上市公司应该会发8-K,披露所有的交易文件,到时再拿来瞅一眼。

现在来看,合资这种形式基本解决了两边政府的头号问题,公关效果也算不错。从中方来讲,Tiktok Global会是一个独立的公司,80%的控股权,代表在公司治理上还是会有很大的leverage。虽然四个董事会席位是别人的,但合资企业的章程可以给每个董事不同的投票权,完全能做到表里不一。

字节肯定会把交易文件设计成尽量增加自己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掌控核心技术。不会触发商务部对技术转让的限制,也最大化自己的商业利益,防止甲骨文或沃尔玛拿了技术另起炉灶。如果合资企业经营的好,12个月后上市通过抛售股票可以迅速套现让字节大赚一笔。

从美方角度来讲,甲骨文提供云数据平台这件事,做做样子忽悠一下老百姓也是够了。而且因为字节跳动的许多投资人是美国公司,四舍五入一下,新闻稿已经在说Tiktok Global是一家“美国公司”了。川普肯定会不停把这个交易吹成他对中国施压后得到的结果,就如同以往每一次贸易战的交易谈判一样。

而川普为啥初步给这个deal亮了绿灯,可能是因为发现商务部介入后,硬刚也没好处,与其让Tiktok进退两难,不如用这个这种方案,让两边面子上都过得去。沃尔玛和甲骨文也有很多种方法暗搓搓的给大统领输送点有利于今年大选实际利益什么的,总之能给他点甜头。

从长期看,中美的技术竞争和政治外交上的摩擦肯定会一直持续,但美国境内对华强硬的鹰派和想跟中国合作赚钱的鸽派也会自然形成一种平衡。

Tiktok Global其实既是中国公司也是美国公司,因为中美之间的利益制衡会不断在这个公司的实际运营中体现。

它的微妙之处在于,两边都可以避免现在就回答谁输谁赢的问题,一边掰手腕一边赚钱两不耽误。

川普显然不是真的鹰派,但无比的鸡贼——懂得利用煽动民众的反华情绪,来加强美国民众对自己的支持,能把任何一点谈判进展吹成自己的丰功伟绩,同时时刻在寻找着能让美国公司获得经济利益的折中方法。

没有永远的敌人,但敌人的存在可以让政治家和商人们形成狐假虎威的联盟,让自己攫夺利益。政治像是变魔术,主义和利益,需要给人看什么,一番操作变出来就是了。

 

【2】游识猷

英国的中世纪童谣有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英国亚瑟王遇到了一个难题,只有一个极丑的女巫能解。女巫提出,解答的代价,是她要与亚瑟王的外甥高文爵士结婚。

高文爵士答应迎娶女巫。难题解决,到了新婚之夜。高文爵士惊喜地发现,丑陋的女巫居然变成了一个绝世美人。女巫说,她可以白天丑陋,而晚上与他独处时做美人;也可以晚上丑陋,白天大庭广众之下做美人。白天还是晚上?任他选择。

高文爵士想了又想,最后决定他的意愿不重要,应该让女巫自己选择。

女巫听后笑着说,女人最想要的,就是能自己做决定,因此她选择,白天晚上都做美人。

这个故事当然也有个“从此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美好结局。但读过这个故事的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去想一个问题——

为什么提出“女人最想要的,就是能自己做决定”的人,是一个女巫?

***

女人到底想要什么?

当梅琳达·盖茨开始做慈善时,她以为自己知道答案。

一开始,梅琳达和盖茨基金会的关注点放在了公共卫生和母婴健康上。

当她们想用科学让世界变得更好些时,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最能提升人的平均寿命的办法之一,就是建立有专业助产士和医疗设备的诊所,让产妇去那里分娩。同时用疫苗和卫生措施,来降低婴幼儿死亡率。

有一次,梅琳达去印度走访了一个刚在这样的新诊所分娩的产妇米娜。米娜很喜欢诊所,觉得她和新生儿在这里安全有保障。

双方相谈甚欢,直到梅琳达问了个问题,“你还打算再生孩子吗?”

米娜突然怔住了,她盯了一阵地板,说:“老实说,我不想再生孩子了。我们实在太穷了。就连这个孩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养活。如果我早知道避孕就好了,你们来得太晚了。”

然后她问梅琳达,你能把这个新生儿带回去吗?还有这个两岁的孩子,把他也带上吧。

梅琳达无言以对,米娜虽然度过了分娩的危险阶段,但在未来的人生里依然面对如此多的苦痛折磨,以至于她宁愿和自己的骨肉分离,也不愿他们陷在永远贫困的境地里。

对米娜来说,卫生安全的分娩诊所固然重要,但能“自主计划生育”甚至更重要。许多发达地区的女性之所以能好好上学,能事业有成,能在自己觉得“可以了”的时间生儿育女,其实离不开现代避孕手段的帮助。

然而,对于米娜这样处在偏远地区的贫困女性,“自己想什么时候生就什么时候生,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完全是一种奢望。有些女性压根不知道怎么避孕,有的女性知道但买不到,有的女性即使得到了避孕手段,也无法使用。

在非洲马拉维,梅琳达遇到过步行二十公里去打长效避孕针的女性。当地女性喜欢打醋酸甲羟孕酮,因为她们已经生不起更多的孩子了,而打一针就可以避孕三个月。更因为如果她们带安全套回家,丈夫也会拒绝使用,甚至会打她们,安全套好像暗示着“女性认为丈夫有艾滋病”,或者“女性自己出轨而染上了艾滋病”。对这些女性而言,安全套用处不大,长效避孕针才是刚需。

然而,长效避孕针却常常缺货,许多女性花一整天时间来到诊所,却失望而归。她们告诉梅琳达,一旦意外怀孕,对她们的生活、她们已有的孩子将是毁灭性打击。

这些直言不讳的女性教会了梅琳达,能由女性自己主导的计划生育很重要。

***

又有一次,盖茨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加里,去印度一个贫困村调研自主计划生育。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索纳从垃圾堆里捡了块材料,做成鸟的形状,然后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加里。

加里表示感谢。而索纳盯着他说:“我想要个老师。”

加里不知所措,他是来讨论自主计划生育的,于是他转而与其他女性谈起原定主题——她们很喜欢自主计划生育项目,觉得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座谈进行了三小时,一切顺利。唯一的意外是索纳,她一直站在旁边,见缝插针地说,“我想要个老师,您可以帮我。”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她至少说了50次。

座谈结束后,加里和其他母亲打听索纳与她的要求。母亲告诉加里,索纳说得对,老师很重要。自主计划生育确实很有用,但主要是针对“不再增加孩子”,而她们已生下的孩子如果不能读书,长大后就只能和父母一样贫穷而没有出路。

希望孩子去上学,是这些母亲们共同的心声。她们虽然没有像索纳一样把“想要个老师”说出口,但她们也一直任由索纳站在那里,一次又一次地提出“非分的要求”。

加里与当地的合作伙伴于是去找对策。索纳无法上学,因为她家没有取得政府认可的居住权。在加里等人的协助下,索纳一家以及她的邻居们在当地政府完成了注册,成为合法居民,从而有资格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

索纳去上学了,她村里的其他所有孩子也都去上学了。一个来自拾荒家庭的低种姓小女孩,送给陌生人一份礼物,并不断地告诉他:“我想要个老师。”正是这样的声音让盖茨基金会意识到,扶贫和女童教育,是值得支持的方向。

***

2006年,梅琳达和比尔·盖茨已经不仅做卫生保健项目,也做削减贫困项目。

极度的贫困,可以完全剥夺一个人的未来。资源太少积累太少的情况下,无论ta多努力,都无法爬出极端贫困的陷阱。这种时候,就需要外来的资源帮ta一把。

怎么帮到最贫困的人呢?世界上最贫困人口中,70%人的收入和食物来自耕种小片土地。梅琳达和比尔很自然地想,可以用技术来帮助这群人提高产量,获得更多收入和食物。具体做法就是资助科研人员,根据这些贫困农民的需要,培育出抗旱抗虫的新种子,开发出便宜实用的新肥料。

在筹备农业项目时,梅琳达和盖茨遇到了曾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任职的凯瑟琳。凯瑟琳个性直言不讳,她说,“如果您和您的同事不去正视农业生产中的性别差异,那么你们所做的一切将与前人无异,注定是虚掷金钱。唯一的不同,只是你们会损失得更多、更快。”

比尔不同意,他觉得在这时候强调性别问题,会拖慢效率和进度,偏离“提高粮食产量”的目标。

凯瑟琳解释说,想满足农民的需求,提升农民的工作效率,就得先弄明白一个问题——农民是谁?

在非洲,在亚洲,在贫困的地方,去地里看看,都是谁在干活?种地的几乎都是女人。如果只是去当地召开个农民座谈会,只能收集到男人的想法,因为男人才有权利有时间出来开会。但无法弄清女人的需求,而女人,才是承担大多数农业劳动的人。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个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女性农民的收成比男性低20%到30%。然而,这个差距的原因并不在于什么“女性的天生缺陷”。女性农民产量较低,是因为她们在获取资源与信息时会遇到男性不会遇到的阻碍。如果她们能得到针对她们需求培育的种子、农业技术培训、属于她们支配的土地、小额贷款……她们的粮食就会和男性的一样丰收。

梅琳达和比尔听进去了。

在加纳,盖茨基金会开始帮助女性农民种植番茄。加纳女性农民喜欢番茄,因为它好种,好卖,卖不出去也能给家人增加各种营养。

不过,女性农民不会读写,家里大多没有电视,怎样才能帮到她们呢?

盖茨基金会决定,制作一个大覆盖范围的广播节目。收音机相对便宜,大多数家庭都有。而且他们还特意调研了男性不在家的时间,在那个时段,女性才能自主决定她要听收音机的哪个台。

在印度,盖茨基金会支持了一个女性农业互助小组的项目。

在印度的一些贫困村里,女性没有资源,没有银行账户,没有钱,也无法贷款,她们甚至不能随心出门,必须先得到丈夫许可才行。

工作人员去挨家挨户说服丈夫让妻子参与农业互助小组,理由是“这样能增加你家的收入”。丈夫同意了。于是女人们开始定期会面,交流筛选种子、耕种储备的知识技术,她们还一起攒钱,共同向商业银行求助,攒下的钱和银行贷款,就可以帮助需要资金周转的小组成员。

在加入互助小组前,这些女人没有一个能种出足够家庭吃用的粮食。加入小组后,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了余粮。

而这一切,始于凯瑟琳的直言不讳——不要忘记女人,不要忽略农业生产中的性别问题。

拯救世界,要让女性发声。

在《女性的时刻》里,梅琳达写下了许多这样的故事——敢于提出“非分要求”的女性,“非分要求”得到支持的女性,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女性……

一开始,梅琳达和比尔盖茨只是想让世界变得更好,但在执行的过程里,充满细节的现实把她们带上了女权主义的道路。她们最终发现,“如果不能系统地介入性别不平等问题,满足项目所在国女性和女孩的具体需求,我们就无法实现既定目标”。

赋权女性、提升女性,这件事有多重要?在故事之外,让我们看一些数据——

• 过去十年间,全球每年有超过1400万桩童婚。
• 全球仍有1.3亿女孩处于失学状态。
• 每年,有4000万女性在分娩时无法获得助产服务。
• 2012年,在全球最贫困的六十九个国家,有2亿女性希望获取避孕药具,却求助无门。

而当女性可以自主避孕,可以受教育时——
• 仅在一年内,避孕药具的使用就让世界最贫困国家的高风险堕胎案例减少了2600万例。
•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女性能将生育间隔扩大到三年以上,每个孩子活过一岁的概率会提高近一倍——活过五岁的概率也会高出35%。
• 受过教育的女性懂得自主规划子女数量和生育时间,也懂得如何为子女保证营养,注射疫苗,必要时带孩子去看病,向医护准确描述病情。儿童存活率在过去20年里显著提高,其中一半要归功于母亲教育程度提高。

女性不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很多时候,是拥有资源的人,没有去认真倾听女性的声音。

在性别歧视的传统里,沉默顺从的女性才是“好女人”。只有女巫才会说,“女人最想要的,就是能自己做决定”。

梅琳达写,“如果一个女孩的一生都被安排好了,那么这种安排一定对所有人都有利,除了她自己。”

而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只要允许女性站在一起,发出她们的声音,提出她们的需求。

当世界上一半的人口能受教育,能安排自己的时间,能追逐自己的理想,掌握自己的收入,取得职业成就,自主婚姻生育……这个世界,无论是健康、科技、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联……都会变得更好。

当女性被孤立,就变得沉默暗淡。当一群女性能站到一起,她们就能发出自己的光芒,而这种光芒也是在对其他女性发出邀请和信号,“你也可以发光,你也有属于你的光芒”。

在尝试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过程里,梅琳达找到了女权主义。

科技发展很重要,但比酷炫的前沿科技更重要的,是“人”。

赋权女性,绝不是“为了政治正确而不顾生产力”。相反,无视世上一半人口的需求和潜力,才是最低效最伤害生产力的。女性可以且应当成为半边天。而最终受益的,是她所在的整个世界。

 

 

【3】豢龙有道 

这是什么智障电视剧啊,一个孕妇高烧38.7度,社区非常担心,经过协商,一个护士决定住到她家照顾她,并表示,我是护士我懂得怎么防护,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孕妇怀孕快要足月且高烧38.7度的情况下,中气十足精神特好的冲护士吼了半天摔了医药箱。护士:我也不想在别人家穿这样!
然后第二天,护士和孕妇隔着一张桌子,目测1米,不穿防护摘掉口罩若无其事的吃早饭!再然后,就……不戴口罩了。
我信了你的邪!武汉晚期居家隔离传染一堆家人的时候,普通老百姓都不敢这么伺候病人!
小护士当然是不负众望的被孕妇感染了,然后也发烧了——不过所幸最后送医后确认,孕妇和小护士其实都是流感,于是happy ending了。
最后澄清:今天生的是女儿,不是儿子!

 

 

【4】协和医生Do先生 

其实,我一直不懂为什么有人着急捂住普通观影者的嘴,观影评分也不敢打开,甚至要去网络攻击普通点评者。
一部影视剧的出品,都应该做好接受每个观影者点评的准备,同样每个观影者都有自己的权利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人喜欢这部剧为之欢呼喝彩,但有人不喜欢也很正常。
当大家看见一些有贬低女性的情节,当有不专业的医疗操作出现在镜头里,为什么大家不能说出来?只是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要遭受网络暴力?
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顶着"抗疫第一剧"的旗号,就意味着将聚焦最多的关注度,这种关注不仅是借着这个名号将获取的流量和荣耀,同样也要接受人民的检阅。
没有人原本就跟这部剧有仇,甚至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部优秀的作品都记录下我们这些宝贵的记忆和经历。
大家指出的几个问题,也并非是“难以发现”或者“难以纠正”的问题,而是体现出剧组本身没有做好足够的把关,没有充分的打磨剧本。这背后的"速成"辜负了大家的期待。以"人家不是专业的"为理由是精益求精的表现吗?何况还没做到"精"。
而着急删评论,删微博,更是暴露了不知悔改之心。
国人对国产剧其实一直都是很宽容的,这次指出问题,也是希望未来能够做的更好。问题指出并非恶意,而是希望带来的失望。
关于剧中非常不规范的抢救操作,如果需要出品海外,望重新剪辑或者补录,不希望因为这部剧让国外对国内抗疫的努力有任何误会,这次抗疫国内医护呕心沥血,不应该因为这些剧中不规范的操作而蒙羞。
至于有的人说,这部抗疫剧拍出来不是给医务工作者看的,我就当是一个小学生的玩笑话吧,如果一部抗疫剧,连参与抗疫的医护都没资格去看和点评,那应该是一种悲哀吧。

 

【5】@潘海天

有些人觉得,《最美逆行者》的出现,说明了审查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审查足够严格,就会把这样的烂剧拦下来,所以他们纷纷诉求权力的力量,向广电举报该片,希望依靠强权力量制胜。其实我觉得吧,恰恰是审查,才造就了这样的烂片出炉。看了几集,在这样本该归属灾难片类型的剧中,没有一点儿黑暗沉重的东西,从光明走到光明,最多就是病人家属不理解,科室对病人观点不同吵吵架,大量冲突也只能设在家里关系上了。这就是过审高手拍的呀。
这片的导演编剧多年来在电视剧系统里混得风生水起,类似娘道那样的片子口碑虽然崩盘但是流量就是好,各个平台抢着要。他们各路审查体系早就吃得透透的,多年的经验早培养好了他们的口味和眼光。这样的人拍独立女性题材,会避开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机会的不公,而是表现女强人居然不会谈恋爱,不会处理家庭关系;他们拍历史剧情片,个人不被社会所接纳时,展现的也不会是人文精神与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剧烈冲突,而是打着母爱的幡子接受所有的封建糟粕,这样其实最安全,电视观众爱看,也没有什么风险点可供举报。
他们倒是不会故意去挑拨新时代女性独立的价值观,但是在一些情节设置上,他们那种过时的猥琐的认识总是会无意流露出来,所以骂他们他们还会委屈呢,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果放开禁锢,大家在作品中都敢深入探讨和展示自己的价值观,拥有他们这种价值观的编导人员早就被骂得狗血喷头淘汰了,可是在大家都不敢触碰深层问题的世界里,他们就能滥竽充数活得好好的。\u2028这次不过是到了需要表现中国抗疫这样大主题的作品上时,问题部分爆发了。在人类和病毒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在真正需要表现医生、军人、司机、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病人的生死抉择和痛苦牺牲的大冲突下,在早期资源紧张,医护工作者在防护不足,无法充分休息的情况下走上生死场的壮举中,有多少故事好讲述,但他们的惯性动作,依然是把目光聚焦到家长里短,婆婆媳妇上,对他们来说这些情节熟极而流,潺潺而出,太正常不过了。下架是不可能下架的,因为上层机构和他们是一伙的呀,还要集中力量输出海外,他们超级认可这套故事模式好吗。所以,就是这样了。等着看吧,在真正考验的题材面前,越是之前能拍卖座片高流量的制作班子,越是集中他们眼中的“优秀”力量,越是会拍出来这样的烂片。

 

【6】@徐久景

华联社综合:夺命杀手新冠肺炎病毒粒子很耐命,一组匈牙利研究团队发现,用微小的针头戳它上百次,它还是不会像气球般爆裂。此外,它不但耐高温,还有自愈能力。

据《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报导,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大约只有80奈米宽,而针头远比那小得多。科学家拿针头从上戳到底,虽然把它压扁,但针头一离开,它立刻恢复原状,或许是目前已知弹性最大的病毒。

研究人员前前后后戳了它上百次,但这病毒粒子却几乎毫发无损。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塞麦尔维斯大学(Semmelweis University)柯勒梅耶(Miklos Kellermayer)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说,新冠病毒粒子富有惊人的弹性,而他们已将尚未经同侪评审的论文发表在生物科学开放式预印本存储库网站biorxiv.org上。

柯勒梅耶的团队指出,新冠病毒虽然不断被针刺变形,但整体结构与内部似乎不受影响。而这或许是由于它具备机械与自愈特性,因此得以确保自身能适应各式环境。

另一方面,法国科学家4月发现,新冠肺炎病毒暴露在摄氏60˚的温度下1小时后,还能在动物细胞内复制。而北半球一些国家夏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就显示,高温并不会如原先所预期的,减缓新冠疫情大流行。而柯勒梅耶的团队发现,他们将新冠病毒粒子加热到90˚,并持续10分钟,但惊人的是,只有部分刺突蛋白脱落,但整体结构仍完好。

事实上,新冠病毒的独特结构往往令科学家讶异不已。例如,北京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本周在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了至今最详尽的新冠病毒结构报告。他们发现,它能堆积大量核酸带(nucleic acid ribbon),而这些核酸带可把遗传数据带入非常紧密的细胞膜中,但不会使两者绞在一起。

虽然病毒离开宿主后,通常会变得很脆弱,但一些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病毒能在如碗橱等日常用品的表面上存活好几天。而至今仍不清楚,它究竟是怎么克服环境干扰,展现出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7】作家王湛:都在讲美国法官阻止禁微信令,却没有一个人讲:在法治国家里,官再大没有法官大。无论多么大的权力,一旦纠纷进了法院,一切都得听法官的了。它让弱者可以对抗强者,卑微可以抗衡尊贵,一切都摊开在公平公义的阳光下。这样的传统,在欧美国家里,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方流芳:金斯伯格用她一生的追求告诉世人:即使立法当局拒绝把“男女平等”纳入成文法,公民依据宪法而主张的、反对性别歧视的诉讼仍然可以渐进、稳固地扩大性别平等的范围。相反,即使有上百个法律明文规定“男女平等”,却没有一次“男女平等”的诉讼才是令人担忧的。

 

【8】破破的桥  

上一条微博有网友问,美国金斯伯格大法官去世后,共和党是否会遵守4年前的“惯例”不任命新的法官而是等下一届大选出结果后。这个问题的背景是这样的,2016年2月13日,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亚去世,奥巴马提名中间派加兰德就任新的大法官,但被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以“大选年不宜推新法官,要等新的民意出来”而拒绝,当时几个共和党议员还颇说了几句狠话,什么要是今后类似情况发生我食言,你可以用这句话来打我脸之类的。新的选举结果是特朗普,他提名了保守派戈萨奇就任大法官。

金斯伯格去世后特朗普会提名新法官吗?我认为会。参议院会过吗?不一定,但不要抱太大幻想。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并没有适应目前美国政党极化的新常态。在目前的极化状态下,议员脸面什么的,根本就不重要。能够让议员有所顾忌的,是美国制度的稳定性,但在目前状态下,也不那么重要了。
2016年,麦康奈尔提出的论据是拜登曾在1992年老布什准备提名大法官怀特后继法官时,拜登参议员说选举年不宜在最高法上惹争议。但这个背景并不完整,因为拜登同时说我会接受老布什的温和派提名。最终拜登是不是会这么做,我们都不知道。因为怀特决定遵守已故至交好友肯尼迪当年的嘱托,于1993年再行卸任,那时克林顿已经上任。所以当时两党并没有在提名程序上发生过真实的冲突。
2016年加兰德的冲突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因为参议院在距离选举269天的时候就以选举为由拒绝了总统的提名,而且是一个温和派提名。此前最高纪录是1844年大法官鲍得温去世时,距离选举194天,且否决因素并非距离选举过近(图1)。
而距离总统选举最近又顺利接任的提名人则是1916年的大法官休斯(图1)卸任后由克拉克继任,但这个事情也比较特殊,因为休斯卸任是因为他在共和党初选中得到了总统候选人提名。且共和党连续执政20年后大家认为也需要一个民主党大法官,所以相对来说比较顺利。它距离总统大选144天。
但金斯伯格去世时,距离总统大选只有46天。提名还要一段时间,在剩下的时间里任命一个大法官,程序上得跳着走(像与所有参议员见面这种惯例基本上就可以不要了),会破坏很多传统规矩。如果你要按平常走程序会到大选后,但若那时总统和参议院其中之一换手,整个任命合法性会存疑。这件事和加兰德那件事一样,在美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我的建议是,在极化时代,不要怀抱任何的幻想。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你不能指望其它东西都极化,最高法院不极化。
至于有人说最高法院法官有独立性,不会跟着政党走,随着时间增长会逐渐左移等等。我的看法是:
1.共和党这几年之所以这么用力地往最高法院塞法官,当然不是因为它有超越党派的独立性,在最高法院事情上,至少在近20多年,民主党是吃了很多次的大亏的。
2.在涉及党派最关键的利益上,比如总统选举,最高法院按政党站队的概率极大。小布什和戈尔的官司大家应该都有记忆,最高法就是直接按政党5比4站了队。最终戈尔咽下了这个亏,退让了。佛州重新点票被最高法院强行终止。戈尔在普选票领先50万票的情况下,以佛州输537票,选举人票5票之差败给了小布什。
当然,那时候,大家只是觉得最高法院权威受到了损害(民调53%的人认为最高法院以政治利益判决)。但是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今年,那么大家想到的词将是内战。
那么,打破规矩、政治极化的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政治制度进一步崩坏。假设特朗普提名的不是一个温和派法官而是一个保守派或者极端保守派法官,那么可以推测民主党占据参院后会同样打破惯例,增加最高法院名额,比如增加到11个或者15个。这样你来我往,最终结果就是最高法不受信任。其实在民调上,新上任的法官比如卡瓦诺,其信任值已经远低于老的法官。这种情况会继续滑坡。
因为一个多数票政党不会永远吃亏,政治体制如果不能在职位上体现出普选票的结果,而且这种不公正的持续时间很长,又每次都落在同一个政党头上。那么它凭什么要保护这个不停让它吃亏的制度呢?被摧毁或者废弃是必然的。抛开法院,你说参议员选举,小州人数越来越少,代表性越来越高公平吗?选举人团,这么多次和普选票结果背离,公平吗?波多黎各无人代表,公平吗?这些制度,你可以搞,我也可以搞啊,这样滑坡下去,没有什么止境的。

所以这件事值得大家多观望观望。我的这条微博可以看作一个不成熟的阴暗预言。

 

【9】扭腰1村民

#弄懂美国# 有一件不少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甚至连美国华人也都弄不懂的事, 就是前几年美国保守派差点闹翻天的所谓“男女厕所可以自由选择使用” 的事情。看到至今还有中国人在那里瞎哔哔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为跨性别人提供一个选择,根本不是什么男进女则所,女进男厕所。美国其实早就有了“Unisex"厕所,就是进去后锁上门的那种单人使用, 里边可能有小便池也可能没有。这么多年这种厕所也没引发什么争议。在实际生活中, 其实也没有看到很多专门设置这种厕所, 因为厕所都有可以锁的单间,互相不影响。何况,在日本这样的社会里,男女混用厕所很多, 从来也不是事儿。美国主流社会里连保守派也不拿这事当回事了。一些中国人翻出这种连美国保守派都不再嚷嚷的事来看美国就是让人笑掉大牙了。哦, 对了,金斯伯格大法官生前还做过一件事: 1994年她被任命为最高法院大法官后,发现最高法院里没有公用女洗手间。当时第一位女大法官奥康诺要小便只好回自己的办公室套间私人洗手间。金斯伯格加入后,让最高法院改建了女洗手间。 

 

【10】贝特朗奇论1 :P站鲁迅

 

【11】理咚葆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讲,做教师只是一门职业,这份职业不带有价值感召力。教师工作的中心并不是教好教会你的孩子,而是完成自己的KPI。在KPI为导向的学校中,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然而完成KPI考核任务的要求却丢给家长。在这个体系里面,教师一定会竭力压榨家长的精力和时间。只要有小部分家长配合,其他家长囿于囚徒困境会不得不配合。因为学生在教育体系里面算是个人质,可以被随时撕票(抛弃)那种。QQ群和微信群进一步放大了囚徒困境,帮助教师关注每个家长的忠诚度。而教师要完成的KPI中又被刻意塞入了相当多的有毒指标,比如说不让谈恋爱、着装、背某些语录等。如果你孩子全部按照这个KPI照单全收,达标相当于已经是个废人了。你能做的两条,一个你自己强硬,给孩子在垃圾教育里面撑开一条自己的路;第二,彻底脱离这个教育体系,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离开教人做垃圾的教育体系,任何时候都不会晚。

 

青光楚辞:我为什么反感中国教育,世上很多事没有标准答案的,而中国教育给所有事都设计出标准答案。比如语文,每篇课文先划分段落,然后写中心思想,过程就是去猜测老师要说什么,连原作者的真实表达都不重要。比如作家晚上跟媳妇吵架睡不着觉出去遛弯,觉得夜色不错写了一篇散文,在我们的课本里就变成忧国忧民而失眠。如此教育出来的人,让他们去搞创新,说句心里话,挺难为的。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一些理科在校生有强大优越感,没有人文思想的指导,且不说能搞出什么成果,你们将来能不能找到工作,其实都是个问题。

 

【12】段钢 :河北平山县中山王陵遗址展厅中陈列的一座出土铜鼎中,铭刻着中山国王临终遗言:“毋大而肆,毋富而骄,毋众而嚣。”中山国王告诫将继位的太子,不要因为国家强大了,就任性妄为;不要因为国家富有了,就骄横自满;不要因为国家人口多了,就喧嚣张狂。

 

【13】荐见

#见叔说美# 追《异星灾变》追到第七集了。我对这部美剧的个人评分从9分,涨到了9.5分。无以用牛逼二字形容,是我这几年来看过最无法分神的剧集,没有之一。

《异星灾变》的英文标题是raised by wolves,由狼养大。这个名字来自于“罗马建立”的传说。在这个科幻故事里,抚养创建罗马的孪生兄弟的母狼,替换成了“死灵机器人”——一个由密特拉教徒研发,又被无神论者重新编程的机器人。

这个死灵机器人,集机器和人性、杀戮和抚育、信仰和无神论......重重矛盾于一身,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迷人了。

有次她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叫“拉弥亚”,揭示了剧本原型里,死灵机器和希腊神话里这个半人半蛇的悲剧角色在精神渊源上的某种联系。

拉弥亚在希腊神话里是海神波塞冬的女儿,也是利比亚国的皇后,美貌惊人。后来主神宙斯发现了拉弥亚的美色,主动与其结交,拉弥亚就成为了宙斯的情妇。

宙斯出轨很快就败露了,结果拉弥亚成为这段关系后果的承受者。天后赫拉怒不可遏,把拉弥亚所生的孩子全都掳走和杀害,还向伤心不已的拉弥亚施咒,让她变成了半人半蛇的怪物。(让我想起我刚介绍过的佛教故事里的鬼子母O荐见 )

赫拉的咒语还让拉弥亚永远不能合上眼睛,所以她会不断地看到自己儿子被杀害的情景,拉弥亚无时无刻不在伤心欲绝之中,忆子成狂,就会残杀和吞食其他人的孩子。成了令人闻之色变的猎杀小孩的蛇妖。

为了补偿拉弥亚,和心中的愧疚,渣男宙斯在不敢过于改变赫拉咒语的情况下,赐予拉弥亚“能在短时间内取下自己眼睛”以及精于占卜的能力,在取下眼睛的时候,拉弥亚是可以睡眠的 。在睡眠里,这个悲剧的蛇妖可以得到片刻安宁。

在《异星灾变》里,“眼睛”是死灵机器和母亲这两个身份切换的关键。

 

【14】posyparty 

安妮·普鲁说过一段话,她说《断背山》小说发表后,她收到很多信,她本来以为会是来自怀俄明州保守派人士的愤怒辱骂,但没想到很多都是农场的牛仔和工人写的。他们说,「你写出了我的故事」,或者说,「我终于明白我的儿子经历了什么」,直到8年后,她仍然会收到那些令人心碎的信。

时常想起这一段,文学本身或许无意承担教化的使命,但它最贴近人心的时刻,也往往是它最具有革命性的时刻。

 

 

来源:新浪微博 由 喷嚏网 综合整理 

 

【无需App在移动设备上看喷嚏】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喷嚏网址即可:www.dapenti.com ,推荐chrome浏览器。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登陆
蜀ICP备11003155号-1 有害信息举报

特别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