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程斋--【浮世汇226】学校有学校的标准,我有我的标准

xilei 发布于 2020-9-19 16:33:00


【1】我读大学的时候从来不敢拿父母的钱出去旅行,不是父母不给,而是觉得自己不值得、不配得。

和我一同长大的隔壁家的女孩叫露露,她们家两个女孩,从幼儿园开始她爸就每天骑自行车雷打不动的送她们去上学。当时我们都读村里的小学,只有她父母为了让她们可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每天早起风雨无阻的载着她们姐妹俩去镇上的中心幼儿园和小学去上学。她的学习成绩其实很一般,但是她父母活生生的把她欣赏、赞美成了“别人家的小孩”。长大后再想起她那种扬在脸上的自信和天真可能是我们永远都无法企及的。这么说吧,在我们童年都觉得自己活得像根杂草一样,需要各种努力、披荆斩棘,才够格活下来的时候,她却可以骄傲的像个公主一样,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最受人宠爱的妞。

她的父母在那些年里没有买过房,也没有外出打过工。家里的条件很一般,唯一一点的就是教养出了两个完全没有乡下孩子那种卑微和胆怯的女儿。

尽管她也矮胖,也因此受到同学的嘲笑,但是她好像丝毫不因此而沮丧。在她的父母眼里,她们真的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孩子,她父母会毫不谦虚的当着别人的面夸她们学习能力强、善于交际、逻辑思维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等等。

大学的时候,她在长沙读了个大专,经常听到她的父母和我们那条街其他父母炫耀,例如她们家的露露最近又去了哪个城市旅行,又遇到了哪些有趣好玩,格外受人照顾的事情。在我们一直兼职,想方设法为父母省钱的年龄里,她一直活的很洒脱。不知道是不是她真的凭运气走到哪里都能遇到贵人还是因为内心的阳光、平和和豁达,遇事总能大度不拧巴。

曾经我一度非常嫉妒她,觉得无论学历、身高、长相都一般,为什么她可以把自己活的那么娇贵?

后来发现人家真的是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很值得,无论是花钱还是对自己,就觉得自己很珍贵,需要被人精心好好生对待。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恰好相反,从小一直在被贬低、打压,对于生活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很多是:应该去将就、克服生活的困难、去吃苦。不应该对生活有过多的要求和渴望是一个孩子懂事受人喜欢的表现;而将就,一直是被不断赞赏和鼓励的;廉价和便宜才是我们惯常的生活。

我这位娇贵的女同学毕业后找工作,普通的大专,拿的第一份薪水,每个月比我这个本科毕业的平均多了800块。因为她敢找老板谈工资,敢说自己这也会、那也擅长,那个也精通。而我时常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也不好,只要有一份差不多的可以养活自己的工资就可以了,毕竟才毕业还有那么多的不足,什么都可以忍、可以合理化的去将就。

我确实嫉妒了她很多年。

现在看来她后来找的老公应该也是那种很关注她需求、接受她任性的男人,因为她很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自信别人对她的爱和情感投入都是很值得,而她也很享受这种欣赏和接纳。就像某本书上说的,一个从小活在爱和宠溺里的女孩子,本身就容易散发一种自信而迷人的光芒。

文/玫瑰木

 

【2】李子李子短信 

我倾向于认为 #最美逆行者# 的有问题的剧情,是一个极其失败的虚构创作,呈现出来了令人尴尬甚至气愤的结果。
这就是一个创作套路,叫做「树靶子」。如果想突出一个什么事实,那我先得塑造一个反面。如果想突出英雄好汉,那对立面就是卑鄙小人;如果想突出大无畏,那对立面就得是自私;如果想突出勇敢无畏,那对立面就是懦弱退缩。
但是靶子怎么竖,这反应的是一个创作者的心理定势。在这个导演的心理定势里,勇敢无畏无私的抗疫者的对立面,一定有想要自私、退缩的人。这种人是否存在呢?人有七情六欲,想要岁月安好也是人之常情。但在把这种「常情」给具象化的时候,导演就把「有家室」的女性工作者给摆上来了。
在他眼里,这是「最符合常理的」。
至于是不是,满微博首页打脸的真实女性工作者已经给出了说明。
其实我们写科普文,有时候也得树靶子。比如,在辟谣一个说法的时候,会提到「某些人认为xxx,其实是错误的」
然后早些年就有科普作者(男女都有)喜欢塑造不懂科学的、缴智商税的女性形象作为「靶子」,比如「女生都觉得,不吃肉就能减肥」。
但这种创作是有问题的。为啥不就事论事,描述一个具体的人身上的具体的事(比如我有一个朋友[doge])?你不提「女」这个字,并不会影响你的表述。顺着自己的思维定势和偏见,写出糟糕的语句,其实是创作能力低下的表现。
拍戏也一样。你的虚构形象,你的剧情桥段,是不是存在这种「模糊、概括、想当然」的简化处理?这种处理是必要的么?
有人说「不过就是一个镜头么?我平时尊重女性,不歧视也不排挤,你们却天天打拳,有意思么?」
(草,我就是天天打拳咋地[二哈]
我们天天做的事情,不管是纠正性别歧视、指出性别刻板印象、乃至从心理、潜意识角度去剖析性别偏见,就是要把人们心中这种「常理」给打破。这种「常理」会让人对现实世界的 错 误 的归纳,会导致更多 错 误 的结果,以至于固化更多 错 误 的印象——何况它还出现在一个国家电视台的主旋律电视剧里。
女性工作者不比男性工作者更懦弱或者更顾家或者更怎样,按照性别划分是不公平的。
不管是虚构创作,还是非虚构描述,一个创作者应该审视自己这种创作过程是否包含各种下意识的偏见,是否有更好的表述方式。这是对自己的作品质量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观众负责。
(说实话,一定要树靶子的话,抗疫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对口罩防护服层层设卡的某红会,反应迟钝官话连篇的地方领导,发国难财的贩子?有人拍么?有人敢拍么?)

 

【3】@纺织女工屠娇蕉

还有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现在的电视剧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剧本到表演都完全沉不下去。

说是真人真事改编的作品,演武汉的故事,从老婆婆到雷神山工人,全都操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甚至还带着北京腔,地域性这么明确的题材,除了一个开头的武汉鸟瞰特写,其他都让人完全代入不了这个真正英雄的城市。

有人可能要说,这是拍给全国人民看的,所以要说标准普通话。但你去看看相关的纪录片,你就知道武汉话,各地驰援队带着各自乡音的普通话,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用不同语调说出来的话语互相鼓励扶持着,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动人的事。

然后就是服化道上。
女军医千里迢迢随军支援,戴上防护面罩的时候,还能看见精心夹过的卷翘睫毛。那些为了方便被剪短甚至被剃光的头发,那些戴口罩戴得起水泡的脸庞,就轻描淡写地掩盖在精致美丽的妆容之下了。
忙得晕头转向的医护人员身上穿着的白大褂和防护服干净得像刚拆袋出来的,雷神山的建筑工人们的身上也纤尘不染。

这就是央视急吼吼交出来的抗疫大作,从剧本到拍摄,没有任何一个细节,表达了对这场灾难和与瘟疫搏命的英勇人民的尊重。

 

【4】温小婉

希望家长们明白一件事,学校里很多不被允许的事情,不是因为是非对错。那些标准都是人制定的,学校制定这些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而不是帮助你的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想清楚这一点,老师因为孩子不遵守纪律喊家长,我可以理解老师,但绝对不会因此为难自己的孩子。学校有学校的标准,我有我的标准。我的孩子好不好,有没有问题,我自己说了算。

 

【5】Kureha005

前两个案子的辩护叫mistake of facts, 因为误会了事实造成了犯罪,但被告并没有犯罪意图。比如小明冲回教室拿自己的书,结果走错桌子拿成了小红的书,这并不构成盗窃罪。
Mistake of facts要形成有效辩护有一个先决条件:犯罪意图是定罪条件,比如盗窃罪要求小明有盗窃的意图。刑事罪通常都要求有犯罪意图,毕竟常规来说因为不小心的行为造成刑事责任有损朴素的“公平正义”的概念。
当然犯罪意图也分等级,蓄意,故意,鲁莽,过失等等,常规来说后果越严重对于意图的要求越低:有过失杀人罪,没有过失盗窃罪。这就是法律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后果严重的事各位要多长个心眼,你可以慌慌张张跑进教室抽了一本书就跑,但你不能在操场上乱挥乱甩斧头。
在这个逻辑下才有了一些根本不需要犯罪意图就可以定罪的案子,比较常见的是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的过失行为,另一类就是statutory rape, 法定强奸罪。女方长得特别成熟,谎报年龄,用假身份证,所有的这些误会都不能作为辩护,因为法律不管你的犯罪意图,只管女方是不是低于法定年龄。法律传递的信息是,因为这些罪行的后果极其严重,所以行为人要格外慎重,要离警戒线远远的。
法律法规的这个作用大家不陌生的,寻衅滋事,煽动颠覆,丑化啥啥形象,这些凭着说话就可以入刑的罪对社会的规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法律认为这些罪行后果严重,所以执行起来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可以忽略不计,而普罗大众看到了入刑有多么容易和意外就会离火线极远。(这其实是很诡异的事,这一类的罪行犯罪意图才恰恰极其重要)。
不知道中国对14岁以下的幼女保护是不是真的法定强奸罪,是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可以用“误会”作为辩护。如果不是的话,是吧,法律就并没有把这种罪当成了不起的罪来对待,至少没有颠覆煽动丑化形象严重。
而最后一个案子涉及的是factual impossibility:因为当事人不知道的事实,造成他虽然想犯罪但是不可能犯罪。 想卖白粉卖成白面,隔着被子向人开枪结果被子里是枕头(真实案子)。这样的情况在有一些地方是会按犯罪未遂来起诉的,这后面的逻辑非常直观:这是一个仅仅因为巧合而没有犯罪成功的案例,跟开枪杀人但人活下来了的性质一样,这样的人和行为对社会的威胁不是抽象的,也不用猜测,阻止犯罪的不是法制,是上帝的骰子。
所以类似的,对于一些后果严重的犯罪,一些地方选择不把规范社会设立警戒线的任务交给运气,所以把因为factual impossibility而犯罪不成功的案子以犯罪未遂起诉。
无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这样的案子一个个的判下来传达的信息非常清楚大声:没有警戒线,类似的行为不用规范。

 

 

【6】@水木丁 

鲍毓明案结果出来,我回想了一下,当时我有质疑韩某某的母亲,但确实没有质疑韩某某。

虽然我不认为她一定是道德上完美,但自己改年龄,还敢报案这种作大死一样的神操作,确实超出我的认知范围。

很久以前看港剧《陀枪师姐》。欧阳震华怀疑亲戚家店里的一个店员是几起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他为了测试,就给大家讲了一个心理学上很有名的故事。

一对姐妹去参加外婆的葬礼。在葬礼上,姐姐对一个陌生的帅哥一见钟情,回来以后,她就把妹妹给杀了。然后欧阳震华问在场的所有人,你们觉妹姐姐为什么杀个妹妹?

所有的人都猜不到,只有那个店员毫不犹豫的回答,因为姐姐觉得是在自己亲人的葬礼上看到帅哥的,如果亲人再举行葬礼,她就能再见到帅哥了。

所有人都猜不到,是因为大家是用正常人的思维去想这件事情的。如果你不是变态,你是无法理解姐姐的这个脑回路的。

鲍毓明案结果出来之后,我回想了一下,我确实没有猜到韩某某的这通神操作。

改年龄这个事倒并不难理解,但是她改完了年龄以后,她还能大剌剌的去报案,还能在网上一通表演,然后导致帮她改年龄的12人也都被处理。

我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个谨小慎微的普通守法公民。一个有正常智商,思维和逻辑判断的正常人。韩某某这种骗子➕傻子一样的操作,这种脑回路我没想到,这也不可耻吧。

另外,整个这个案件,我参加讨论,始终坚持的两个诉求,一是严惩鲍毓明,二是将未成年人的性同意,提高到16岁。

现在看来,我们这两个诉求也没有错,鲍毓明是严惩不了了,但他当时是并不知道韩某某的真实年龄,但是他对法律的嘲弄是真实的,法律的漏洞是真实的,他基于自己的法律知识,设计的环节是真实的,教科书一样想钻法律空子是真实的。而且几乎得逞是真实的,Qq群上的送养产业链是真实存在的。

你不能说,一个贩毒的,他上货上到假货,没法判他有罪,我们要求严惩贩毒者的诉求就是错的吧。

从始至终,我参加鲍毓明案件的讨论的一个诉求,是提高性同意年龄。从始至终,这个诉求都不会变!所以我不会后悔发声,下次有这种事,我还会发声。

写这段文字,是希望大家不要因此变得不敢发声了,那样的话,下次有未成年人受侵害,就真的没有人帮助他们了。

 

【7】游识猷

在《科学学习》一书里,读到斯坦福的心理学家做的一个研究。

心理学家们找来一些正在读大一下学期的重点大学本科生,要求他们给未来的新生录一个欢迎视频。

视频主题是“虽然我在大学时也孤单,也遇到挫折,也怀疑过自己来这里是不是个错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克服了种种障碍,一切都在变好,我也越来越深信我应该来这里”。

本科生们被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个演讲稿,并对着摄像头完成录制。

随后的三年里,心理学家追踪了这些本科生的成绩变化。他们发现,这个简单的演讲视频,对某一类学生特别管用。和没有接受这个干预的学生相比,做过这个演讲的某一类学生,后来成绩明显提高了。

猜猜是哪一类学生?

答案是,美国黑人大学生。

不论有没有做这个演讲,美国白人大学生的成绩从大一到大四都比较好,没有太大变化。相比之下,美国黑人大学生,没有做这个演讲的,从大一到大四成绩一直偏低;而做了这个演讲的,虽然大一时成绩还偏低,但到大四时,成绩已经提高到了和白人大学生一样好的程度。

心理学家的结论是,“归属感”(belonging)很重要。

每个人都会遭遇困难和挫折。但是对于比较弱势的群体来说,由于过往成功的榜样较少,当他们在向上攀登的过程里遇到挫折时,就更容易怀疑自己,是不是我根本就不行?是不是我来这里就是个错误?别人会不会发现我是混进来的冒牌货?别人排斥我,是不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我不行?

这样的自我怀疑,会大大增加一个人的压力,让一个人焦虑不安,无法全心投入,也无法发挥出最佳实力。

而强势的群体,就没有这样的心理障碍。也因此,美国白人大学生做不做这个归属感干预,都能在重点大学里表现良好——他们天然就认为,自己属于大学校园。

关于归属感的研究,还有很多。

比如说,因为总有“女性不擅长数学”的刻板印象,因此女性更容易对数学缺乏自信,不觉得自己属于数学能手。

但是当女生被告知,性别不影响接下来要做的测试时,她们就能在数学测验里取得和男生一样好的成绩。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相信自己属于那个“可以做到的群体”,是非常重要的。

也因此,我觉得,在一个致敬抗疫逆行者的电视里,出现“已婚有家女司机不肯上前”“男医生让来帮忙的女医生退下,在旁边配合就好”之类的桥段,是非常不合适的。

设计这样的桥段是想说明什么呢?在众志成城的抗疫时刻,已婚有家女司机不属于共同战疫的团队?女医生不属于第一线战疫的团队?

可是,她们明明就属于那里啊。

她们是科学家,是医生,是护士,是司机,是建筑工人,是基层岗位工作者……任何对抗疫的总结回顾都证明,她们已经是那个团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也会有更多女性以她们为榜样,加入团队,夙夜匪懈,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不要让任何声音告诉女性,女性不属于第一线团队。她们是,她们能做到,她们已经做到了。

Walton, G. M., & Cohen, G. L. (2011). A brief social-belonging intervention improves academic and health outcomes of minority students. Science, 331(6023), 1447-1451.

Spencer, S. J., Steele, C. M., & Quinn, D. M. (1999). Stereotype threat and women's math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5(1), 4-28.

 

【8】@游识猷

读到几个有意思的心理学研究。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时间贴现”(time discounting,temporal discounting),意思就是,相比当下(近期)的回报,未来的回报是要打个折扣的。举个例子,今天就吃到一只烤鸭,就比十天后才能吃到一只烤鸭强。

每个人都同意未来应该打折,但对于“未来应该打几折”,每个人的想法就不同了。
比如小李今年20岁,你问他,你要现在就拿1万元,还是明年这时候拿2万元?小李说我暂时还够花,就明年拿2万吧。
而老王今年90岁了,你问他,你要现在就拿1万元,还是明年这时候拿2万元?老王说赶紧把1万元给我,明年还不一定有我存在呢。
然后你问老王,你要现在就拿1万元,还是明年这时候拿1000万元?老王说1000万的话,那就明年吧,我咬咬牙,还能再坚持活一年。
可以看出来,比起年轻的小李,年老的老王更喜欢享受当下,不愿意延迟满足。

这个“对未来的折扣”,跟一个人的自身状态以及ta当下所处的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个体差异有,比如年龄。但现在越来越发现,情境诱导也很重要。

比如同样20岁的小李,如果欠了一堆网贷,下周就有3个还款日,那他就很可能选择现在就拿1万先解燃眉之急。
同样还是这个小李,如果处在战火纷飞或者骗子横行的环境里,那小李也会觉得,要不还是现在拿1万吧,明年什么鬼样谁知道。

然后有意思的研究来了,心理学家发现,如果给男人(异性恋)看漂亮女性的照片,男人立刻就对“未来”失去了兴趣,更想“现在就拿到钱,少点没关系,关键是快”。

如果给男人看没那么有吸引力的女性的照片,或者看豪华车子的照片,或者看普通车子的照片,都不会出现“更追求短期回报,不在意长期收益”。只有漂亮女性的照片,会造成这种情况。

(女性看帅哥照片也有类似效果,但变化比较小,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

科学家猜测,当男性看到有吸引力的女性(真人或照片)时,他们的脑子就无意识地进入了“提醒!提醒!有潜在求偶机会!有潜在交配机会!”的状态,然后就开始追求金钱、短期成功、个人展示——而且这一切一切,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男性自己压根不会发现“我的行为和偏好突然变了”。

Margo, W., & Martin, D. (2004). Do pretty women inspire men to discount the future? 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 271(Suppl_4), S177-S179. doi: 10.1098/rsbl.2003.0134

这篇论文被引用了564次。后来还有好多科学家去重复类似研究,都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比如男性看到比基尼美女或者美女内衣模特的照片后,就变得更不耐烦,感觉时间过得更慢——进而导致对未来的回报更不感兴趣,更想要当下此刻的回报。

Van den Bergh, B., Dewitte, S., & Warlop, L. (2008). Bikinis instigate generalized impatience in intertemporal choi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5(1), 85-97.

Kim, B. K., & Zauberman, G. (2013). Can Victoria's Secret change the future? A subjective time perception account of sexual-cue effects on impati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2(2), 328.

比如男性在评估自己的求职意向和未来规划时,如果之前曾看到年轻美女的广告图片(宣传护肤品、保鲜膜、啤酒和邮轮旅行),就会明显变得更在意“能赚到钱”“能出名”“能显示自己的才干”,而不那么在意“能帮到别人”“能让社会变得更好”“维持高道德和伦理水准”。

甚至只是男性在做职业评估时,同一个房间里有其他女性也在做同样的评估,都会显著提升男人对“能赚到很多钱”的权重。

而女性则没有这种“有男人在同一间房间里就会更想赚钱”的现象。相反,当女性在全是女性的房间里做求职评估时,会更渴望瘦、美、有钱、地位高,而没那么想约会。

Roney, J. R. (2003). Effects of Visual Exposure to the Opposite Sex: Cognitive Aspects of Mate Attraction in Human Males. Pers. Soc. Psychol. Bull., 29(3), 393–404. doi: 10.1177/0146167202250221

我的感想是——

①环境对人的无意识影响,真的比你想象的大。
②有时候如此普通的男人却如此自信,可能他无意识进入了“求偶模式”(但其实并不真的存在求偶机会,别想了。)
③无处不在的美女图片和广告,对女性造成的伤害主要体现在自我物化、厌恶自己的身体上。
当女性在反对用过度修图来展示现实中难以存在的美丽身体,或者毫无必要地使用美女性感图片时,有些男性是“反对这种反对”的,觉得好像少看到一些美女图片,自己就“亏了”“损失了”。
但损失真的存在吗?从研究来看,如果少看一些这样的图片,少暗示自己一些“并不存在的求偶机会”,也许对男性也是好事,能做出更延迟满足的、更有利于长远利益的决定,也能更主动做出“让社会变得更好”之类的利他选择。

【9】泰国选美为什么大家都打扮得像是persona一样 真他妈的酷

 

【10】赫鲁晓夫、尼克松“厨房辩论”

1959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和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展开了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论战。为了这次展览,整个展馆都布置了美国人心目中每个国民能拥有的一切。展馆内到处都是现代的、自动化的休闲娱乐设备,用以显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国规模巨大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成果。争论正是发生在一座模板美式别墅的厨房展台前,故称“厨房辩论”。


尽管赫鲁晓夫一再声称苏联人民只在意物品是否实用,对奢侈豪华的东西不感兴趣,他显然还是被厨房里五花八门的展品吓了一跳,甚至询问有没有一种机器“能够把吃的塞进嘴巴并让人咽下去”。尼克松回答说至少科技竞争比军事竞争重要得多。最后,两人都同意美国和苏联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开放。

辩论过程:

尼克松:“这是一所典型的美国住宅,几乎任何美国工人都能住得起这样的或类似的房屋。”

赫鲁晓夫:“你以为俄国人会被这个展览惊得目瞪口呆。可是事实是所有新建的俄国住宅都将有这种设备。在美国要得到这所房屋要有钱才行,而在我们这里,你只要生为苏联的公民就行了。如果美国公民没有钱,那就只有权在人行道睡觉。而你们却说我们是共产主义的奴隶!”

尼克松:“我们并不认为这个展览会使俄国人民惊讶,但是它会使他们感兴趣,就像你们的展览会使我们感到兴趣一样。对我们来说,多样化,选择权,我们有上千个不同的营造商的事实,这些就是生活的情趣。我们不愿由一个政府官员在最上头作出决定说,我们只要一种式样的房屋。这就是差别。”

赫鲁晓夫:“就政治差别而言,我们永远不会一致。如果我同意你说的,我就会受到米高扬的引诱。他喜欢辣味汤,而我不喜欢,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意见分歧。”

尼克松:“谈谈我们洗衣机各有什么优点,岂不比谈论我们的火箭各有什么威力更好?你想要的不也就是这种竞赛吗?”

赫鲁晓夫:“对,我们所要的就是那种竞赛,但是你们的将军说他们强大得很,能把我们摧毁掉。我们也能拿出点东西给你们看看,让你知道俄国人的精神。我们是强大的,我们能打败你们。在这方面,我们也能让你看点东西。”

尼克松:“我觉得,你们是强大的,我们也是强大的,谁都不应使用武力逼人太甚,让别人感到像是收到了最后通牒似的。这个时代讨论谁更强大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爆发战争,我们谁也当不了赢家,那是在玩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把戏。”

赫鲁晓夫:“这话听来就是威胁!我们也是巨人,你想威胁我们,我们将以威胁回答威胁。我们的手段比你们的强!”

尼克松长舒一口气:“我们很了解苏联的力量。但是,在核时代,微小的差别无关紧要。”

赫鲁晓夫:“我敢打赌将来我们的后代一定会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

尼克松:“我也敢打赌将来我们的后代一定会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

在放着加利福尼亚名酒的桌子旁停留时,二人作了最后的较量。赫鲁晓夫提议为“和平和废除在国外的一切军事基地干杯。”

尼克松(没有举杯):“咱们只为和平干杯……” 

 

【11】Co矩阵

在《九人》的译者序里何帆写道:「年少时读威廉 · 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读到罗斯福去世,便觉索然无味,就像星殒五丈原后的《三国演义》,群雄受招安后的《水浒》,虽然打得还是一样热闹,却已没了读下去的兴致。」彼时,美国最高法院面临的局面是中间派大法官黯然离去、保守派大法官陆续登场,小布什提名的罗伯茨成为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开始向右倾斜。而今天的局面比那时更复杂极端,“美国梦”的神话不再,最高法院大法官中坚定的保守派使摇摆票已失去意义,多次呈现4:5的固定力量对比,这也是RBG为何在病痛的折磨下仍然选择坚守,坚持发表异议意见的原因。而随着她的离去,天平的倾斜程度更甚,未来已然尽可预期了。何帆在后文宽慰道:「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它随波逐流,从不按我们的喜好而运行。英雄人物不会因为人们爱戴他们,就站在固定位置岿然不动...然而,哪怕面目可憎,当代史仍然是我们必须体验,也必须亲历的历史。在这个没有英雄的年代里,人们只能寄希望于良好的制度与民主的力量。」可是我从未像此刻一样怀疑。是谁断定“明天会更好”,你怎么可以肯定不会倒退或更糟。在2020年,好像没什么不能轰然倒塌或摇摇欲坠。

 

 

来源:新浪微博 由 喷嚏网 综合整理 

 

【无需App在移动设备上看喷嚏】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喷嚏网址即可:www.dapenti.com ,推荐chrome浏览器。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登陆
蜀ICP备11003155号-1 有害信息举报

特别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