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程斋--【浮世汇698】不是something is wrong,今天在这里everything is wr

xilei 发布于 2023-2-26 16:50:00


【1】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

《毒舌律师》其实拍得一般的,不少地方甚至有些幼稚,但看完完全理解了它为什么能在香港创造票房记录,看到讲中文的人在法庭上说出“公义”、“common sense”、“不是something is wrong,今天在这里everything is wrong”这些话语,我俩真的是一顿暴哭。。。

感觉《毒舌律师》最后辩方律师要求法官盯住全场旁听的大律师们那一幕,其实是对《辩护人》那个结尾的反向致敬:想想韩国律师们一起出庭是为了什么,而你们是为了什么?

 

【2】牛津-小裁缝

短短几十年,从招商引资到脱钩,太残忍[吃瓜]

小时候在报纸上或者电视上经常见到一个词“招商引资”。这个词看起来相当之平淡,但仔细思考,背后有大文章。

首先引资,引的是哪里的资本? 最早都是海外资本,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大陆太穷了。80年代开放的是广东和福建。从雁阵模型上,中国大陆在亚洲四小龙的后面。最早的是香港台湾新加坡的资本,这是一种文化地理的表现,港台新资本之所以在80年代就开始进入大陆主要是广东和福建,而欧美主要国家的资本还是观望。

Berkeley的邢幼田老师的解释是:在于文化地理上存在一种血缘上的血溶于水的关系,都是“大中华”这个背景的,所以一开始,港台的资本是更相信大陆“空间修复”的能力。 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整体上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欧美的跨国公司才大规模进入,Made in China开始风靡全球。后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引资的对象除了外资,还有央企(国家资本)和内资(其他兄弟省市的资本)。

这些地理现象,背后有太多的概念,比如全球化、产业转移、资本循环、空间生产和空间修复。对于大陆城市来讲:一开始引进的都是工业资本,承载地一般是经济特区、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园等等。开发区是远离老城区中心的农业用地或者其它类型的土地使用类型。对这个城市来讲,开发区的发展实际上是新的空间生产的过程。现在很多大城市引进的都是商业资本,开发的对象也从郊区转移到了老的城市中心,这是一个城市更新的过程,当然也伴随着显著的gentrification。

短短几十年,从吸引资本到讨论资本逃离,既残酷又严峻复杂多变。中国在变化、全球化的逻辑也在变。

 

【3】@马延明

红石榴智库研究发现,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在我们国内互联网媒体上,俄罗斯胜利的“消息”,已经让乌克兰“灭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失败了N次。
本智库的各位学者,特约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研究员一直对某些“军事专家、学者和教授,情感式预测存有好奇,他们为何致力于制造乌克兰被俄罗斯彻底占领,或者是俄罗斯“独自”对付40+1国家的“悲壮”呢?
隔壁王奶奶的婆婆赵王氏说,可以看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就非常重视中国互联网的意见,所以他们应该是采取了很多手段和措施,确保营造出“俄罗斯必须侵略”的舆论氛围。
从这一点来说,俄罗斯在中国互联网上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功”,主要是那些他们认为是“俄罗斯人民的好朋友”的网络大V的节奏感很强。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认为在保证乌克兰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政治谈判,更有利国际社会和乌、俄各方利益的看法,逐渐成为主流。
这是那些鼓吹俄罗斯“战无不胜”的中国网络大V们始料未及的,因为他们的有些粉丝是傻跟风,但也有很多粉丝逐步摆脱了被洗脑的语境,终于认识到这些大V险恶的用心。

 

 

 

【4】刘耘博士

关于乌克兰卫国战争给一位网友的回复

网友@无之而见对我微博乌克兰卫国战争周年感言的评论微博正文称美国侵略它国,所以维护全人类利益和联合国宪章是狗屁之见,并称我为什么批评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却不分析美国攻打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本来我并不承担对欠缺逻辑和常识之人的教育救赎责任,但此人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在中国挺俄的舆论场中也很有市场,而且他们的反智反人类言论被敌对势力大量翻译并利用,已经对中国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就花点时间给他和持他同类观点的人啰嗦几句。能懂的愿意懂的自然听得进,不愿听的请勿进。

一、国际关系中是否存在能够为绝大多数国家至少在表面上接受的准则,是否有是非原则。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以及民族自决。只要对联合国宪章的内容和联合国成员国数量稍有了解,对这个问题就不应该有任何疑问。

2月24日,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第一条就是:“尊重各国主权。公认的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该得到严格遵守,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各方要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国际法应当得到平等统一适用,不应采取双重标准。”

因此,无论对乌克兰卫国战争还是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联合国宪章》通过后发动的战争都应该根据宪章原则和联合国是否授权判断其是非性质,不应有双重标准。该批评的批评,该谴责的谴责,没有例外。任何立场先行,采用双标的言论和行为只能影响自身国际形象,削弱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在重大国际事务中被边缘化甚至被孤立。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是对主权国家赤裸裸的侵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公然践踏,联合国大会要求俄罗斯停止侵略的数次表决得到绝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绝非美欧少数国家的立场和意愿。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立场要求污蔑为“狗屁之见”只能说明自己的无知与野蛮。如果这位网友及其他持类似观点的网友只是个人的看法,只能说明他们个人的价值观扭曲或无知。如果他们的观点代表了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或社会只能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的洼地,必然孤立于国际社会。

二、以所谓美国侵略他国美化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或为其行为辩护的逻辑与事实谬误。

首先,乌克兰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它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俄罗斯的多次书面承认。乌克兰和美国不是一个国家,也不是北约成员国,因为美国或北约曾经“侵略”别的国家,对俄罗斯安全构成所谓“威胁”,因此俄罗斯就有正当理由侵略乌克兰,无论是国际法还是逻辑上都完全不能成立。A的不当行为并不能证明B的行为正当性,更不能成为与A的行为毫无关联的C受到侵略的借口和理由。

其次,任何国家包括美国和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主权国家的进攻或对其主权的侵犯都应该受到谴责,但并不意味着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必须同时重复对美国侵略其他国家的谴责。更何况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大规模野蛮侵略以吞并主权国家领土甚至掠夺人口为目的,是赤裸裸的过时的帝国主义行为,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与格局的明目张胆的颠覆。

二战后美国发动或参与的战争从未以占领别国领土为目的,而是维持国际秩序以及推行美国及西方的制度与价值观,绝大多数得到联合国授权或当事国合法政府的邀请,未得到授权的则往往涉及到国际法“人权高于主权”的争论。不赞成者尽管谴责(事实上美国国内和欧洲国家朝野从来就不缺对这些战争的批评与批判),但不能以此证明俄罗斯侵略有理。

三,对待乌克兰卫国战争的态度体现了价值观和文明的高度。

俄罗斯继策动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及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乌东分裂割据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欧洲腹地悍然发动对一个中等大小国家的大规模武装侵略,在此过程中表现的野蛮残暴不仅震惊欧美西方国家,也为国际法和现代文明所不容。美国及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与谴责,对乌克兰的援助支持得到有着高度文明水平尤其是历史上深受俄罗斯苏联伤害的东欧国家民众强大的民意支持和压力,绝非仅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在联合国投票表决支持俄罗斯的仅有那么几个世袭或独裁且腐败的国家,充分说明强权即公理的丛林法则的落后与不得人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潮流浩浩汤汤,得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言,但愿我们在面对和处理国际重大事务和危机时能正确理解并运用。

 

【5】@ppBEARintheRye

以前在一个双语学校工作的时候,一个中国同事元宵节给小朋友做汤圆,有个小朋友吃了一口说:好难吃,还有点恶心。
同事一听,气得都快哭了。然后counselor过来跟小朋友聊了一会儿,说喜欢不喜欢某种食物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你可以决定你怎么表达。比如你可以说:我不太喜欢汤圆,但谢谢你做给我们吃。(之类的)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是因为就在前一天,这个中国同事跟我,还有两个美国同事一起聊到火鸡。这个中国同事就说: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吃火鸡,太难吃了,肉那么干,我真的觉得咽不下去。我听了,也在一旁附和(因为我也真心觉得火鸡不好吃)。当然了,因为大家都比较熟,那两个美国同事也就哈哈哈一笑了之了,还推荐我们去哪里买比较好吃的火鸡肉。
但这两件一前一后发生的事情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从此之后,我在其他族裔(国家)的人面前评价他们的食物,都挺注意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食物不仅仅是食物,也是这个人的文化,是ta和故土的链接,是童年的美好记忆。
update:我突然想起来,我的一个朋友曾经送给上海的朋友一块腊肉,那是我们贵州老家的特产,结果对方说:啊这是什么,好恶心。我朋友觉得特别受伤。中国很大,各地的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上面说的在中国国内的context里也是适用的。

 

 

【6】@InquilineX

分享下去年星球群里发的这条吧,里面也顺带科普了下“养老金替代率”概念,希望更多年轻人能意识到养老问题,提前做准备。

 

 

【7】美国衰落史

@生我思:81年到09年,整整28年没有类似论调,很实事求是了

 

【8】@我们1班王悦微

“长大了,最后一个苹果也不见了。”

 

【9】赵丹赵丹喵

公众号后台收到一个读者留言:请问你有没有为自己的身份问题苦恼过,比如因为还没有绿卡,所以感到职业以及人生选择限制诸多?

想了下,发现真的没有,从来没有。

我是2013年本科毕业留学来的美国。2016年法学院毕业,当时H1B抽签也是很顺利,第一次就抽到了。2017年是回国激活了H1B签证,开启了第一个“6年期限”。

也就是说,那时我就知道,最迟2023年之前,必须要解决在美国的身份问题。

工作的前两三年,律所的政策很清楚,就是H1B第一个三年期满后再考虑绿卡的问题,所以我也没想太多,埋头干活就是了。当时可能困扰我的更多是“律所这种高强度模式到底喜不喜欢“的问题。

2020年初第一次跳槽的时候,律所已经开始走绿卡流程了,但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就毫不犹豫的走了。觉得不想被这个东西束缚住,还是每天工作的体验更重要。

跳槽之后,新东家公司比较大,内部有点拖延,所以绿卡的事搞了一年才提交,结果做了一年半以后,也就是2021年10月,我看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又跳了…当时PERM流程都没走完,也是知道跳槽以后所有程序要重新开始,同样觉得当下的生活更重要,不想被绿卡束缚住。

看起来是一个很“洒脱“很当下的选择,但其实背后更深层的考虑,是我一直很确定自己想要追求的底层价值是什么。

绿卡代表什么呢?代表稳定,能够拥有可以留在美国的确定性。

可是对我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从来就不是那种可以“一眼望到头”的确定性啊。是自由、冒险、成长、连接和爱。从开始工作第一天就想得很清楚,所以早早就开始想有什么空间更大的工作机会。

另外一层信念是“相信”。相信自己有没有那张卡,不管生活在世界的哪个国家,都能给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所以大概是2019年底我就开始琢磨身份问题怎么办了。美国绿卡排期3-4年起,中途不能换工作,意味着为了等这张卡我要在一个公司留很久。当时就觉得隐隐约约不太对劲,难道将来H1B 6年期结束了,为了等这张破卡我还得困在一个不喜欢的工作里?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于是我从2020年初就开始申枫叶卡。当时纽约身边几乎没啥人考虑这件事。我跟小乌龟极其效率的在纽约疫情封城的情况下考了雅思,做了教育评估,交了材料,入了池…枫叶卡是积分制,没太费力就申到了。2021年9月份批下来的。

如今想想,当时心里就隐隐约约有了“系统内的工作都不喜欢“的预感了。知道自己心里真正渴望的绝对不是打工,做到多顶尖也不行。是想自由自在的生活,有机会自己去建立有意义的事业。那要等那么久的绿卡绝对在阻碍我更快开启这种生活。

办枫叶卡手续还是挺麻烦的,申请费也不便宜,当时还在新东家做的风生水起,也没太想过到底要它有啥用。不过就是那一点对“自由”和“意义”的向往吧,推着我们一点点把流程都办了。

如今想来真的是太感激自己曾经的选择了,就,真的,一切都刚刚好。H1B是今年1月过期的,140提交了但是也不要了,在那之前就彻底离开美国并且不准备再回去生活了。真的是一丝一毫留恋都没有。今年也顺理成章的辞了工作,开始在温哥华生活,在线上开启了自己一直渴望的身心灵社群事业。准备以后每年半年加拿大好山好水,剩下半年全球旅居回国搞事业。进可攻退可守。

但确实身边很多朋友不是这样思考的。听到的更多是“不太喜欢现在的工作,可是为了要等绿卡没办法”,或者“都是因为没有绿卡,我才不能自由自在去做我想做的事”。

所有的限制本质上都是内在的限制呀。自由与否,从来就跟财富和身份没有关系。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自由。

我知道这句话真的很难想象。很多人都会说“你能过的这样舒服是因为你有xxx”,比如说有个读者跟我讨论过,如果不是去美国留学,你会有现在的眼界和思路吗?会有勇气解开内在的限制吗?所以是不是我还是无论如何都应该拼一把出去看看呢?

我回答的是,从我个人层面上来说,确实这条道路改变了命运。但它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呀。有可能你也去留学了,可能发现“也就那么回事”,自己毫无变化。也有可能你完全没有去留学,在生活里找到了全新的视角和破局的方法。

甚至可以武断的说一句,如果你将生活的一切困境归结于一个在未来才可能得到的答案——不管它是钱、留学、工作、家庭、房子、财富….这个答案很有可能会误导你耶。因为你只会看见这个答案,而看不见脚下的路。

但所有的路都是要从当下开始。当下才是唯一的真实。连接这种真实,就是回归自己的灵魂深处,明白自己最渴望的价值是什么。坚定的相信自己在当下这一刻就能创造这种价值。然后从当下开始,沿着你最渴望的价值,一点一滴的去创造,宇宙绝对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你。

一些跟“绿卡”有关的实用小经验:

1、确定自己想要也没啥,放心大胆去跟公司谈判。发现不管是律所还是跨国公司,HR都很容易拖延摆烂,一定要求助自己业务上的直属老板。谈的时候要有底气,不要把这个当成不合理的要求和对公司的负担,你要确信你对公司是有价值的,公司也不差这点钱,业务老板点头了,HR就是个办事的而已。美国的文化就是这样,要先在心里肯定自己的价值,表现出这种自信和底气,公司才能看重你的价值。

2、如果一家公司绿卡办的实在拖延,骑驴找马也不坏呀。一旦脑子里出现“都是因为绿卡我才待在这里”,就要叮叮叮响起警报。问问自己是不是还有其他自己可以做的,但潜意识里觉得不敢去太麻烦,只是拿绿卡这件事当借口?

3、找工作时也不要因为自己身份问题没底气。不要想着没身份就将就了,H1B快过期了也没啥啊。面试时公司最看重的是你的价值,业务上的老板可能都不清楚还有绿卡这档子事。先发挥个人魅力把业务老板搞定,让他大呼“这是个人才啊一定要抓住”,到最后背调阶段可以再轻飘飘来一句“哦有个小问题,需要办140,不过就是走个程序,我上家公司已经在办了,具体的我可以跟HR对接”。

4、退一万步说绿卡办不下来要走人了,还是要有底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现在啥年代了,技术的世界信息的世界人才的世界,有核心技能的话,走到哪混口饭吃都不成问题。我综合考虑过澳洲欧洲加拿大种种选项,发现的确美国高学历教育+工作经验走到哪都能找到路。剩下的无非就是琐碎的麻烦事而已,慢慢都能搞定。

5、不要比来比去“哪种生活更好”,加国福利高公立教育好但是税高可咋整?头脑是比较不出答案的。都是恐惧驱动的选择。哪个国家的生活都各有利弊。要找到自己真正重要的“底层价值”。对,不要定目标,定价值。目标只是你实现价值的手段而已。比如说如果你很确定财富的价值大于生活的价值,那就拼几年就算了,不可能既要还要。如果确定自由大于一切,那牺牲事业前途的稳定性在所难免。

6、如何找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底层价值”?这是个玄学,但核心思路就是放弃小我,连接大我。小我不知道自己真的要什么,但是很怕失去,会既要还要。大我会给你指出此生真正重要的使命——事业、关系、还是自我成长之类的。那是种毋庸置疑的确信的感觉,找到了你就可以清晰的在当下的人生做出选择。牺牲的都是对你不重要的,对你最重要的绝对不能妥协。

7、如何连接大我?写远了。。。但基本上过去几年我都在研究这个问题,现在创业也是是在教大家怎么整这个问题。。。出门左转身心灵领域有大把招数,冥想瑜伽自我清理吸引力法则,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我们有我们的道。

嗯。总之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被绿卡这种东西绊住啦!真的是个小问题!咱们都辛辛苦苦留学毕业找到工作了,这能力还有啥事办不成滴?一定要相信自己!

 

 

来源:喷嚏网 搜集整理

 

【无需App在移动设备上看喷嚏】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喷嚏网址即可:www.dapenti.com ,推荐chrome浏览器。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登陆
蜀ICP备11003155号-1 有害信息举报

特别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