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程斋--《支部建在楼上》油画技法分析

xilei 发布于 2021-4-18 11:54:00

最近,一幅反映新时代风貌的油画在社交媒体广泛转载:

 

 

图片

油画《支部建在楼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纪实》 

作者:李前 (图1)


 

有网友感叹,“现在国内美术界的画风已经这么凌厉了,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么这件“艺术品”传达的究竟是怎样一种“熟悉的气息”呢?

 

 

这件油画首发于2019年5月21日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作者李前

 

 

图片

《支部》作者李前

 

 

李前,1964年生于山东,198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通俗地说,李教授的专业是教学生画舞台布景的。李教授是六零后,赶上了那个火红的文化革命年代的尾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时,他十四岁,他的童年一定见过同样画风的作品,比如下面这一幅:

 

 

图片

革命样板戏《海港》 海报  1972年(图2)



这是1972年上映的红色样板戏《海港》的电影海报,和上图《支部建在楼上》(下文简称“支部”)对比,有很多视觉相似性,因此可以给观众传达相似的情绪,不妨做一个简单的赏析:

 

 

政治宣传画的色彩技巧

平面设计专业教材中普遍认为:色彩和自然界的事物容易形成特定关联,比如红色(图1、2中的红旗、红桌布、红袖箍)代表热情、活力、血液,具有刺激效果,容易使人产生冲动。

 

 

白色(图1、2中的白衬衣)代表洁白,明快,纯真,清洁的感受。

 

 

蓝色(天空)代表深邃和博大。

 

 

大面积高饱和度的纯色对比,使观众忽略绘画与现实的差距,产生纯粹、激动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这种鲜明的高饱和度色彩表现手法,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宣传画中曾被广泛运用,覆盖亿万群众。所以当新时期又出现类似手法的作品,难免让很多上了年纪的观众眼前一亮——是不是那个红色的,革命的,激情澎湃的岁月再次回归了?

 

 

政治宣传画的构图

除了高饱和的色彩,《支部》的构图也堪称经典。众所周知,油画是西方舶来品,而新中国油画发展史又与我国艺术界在建国前三十年完整地模仿苏联社会主义画风有关。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宣传油画中,三角形构图,画面主视角必然留给高大的主要人物——是此类画作的铁律。

 

 

图片

宣传画《向苏联专家学习》1957年 (图3)


上图这幅宣传画是典型的三角构图,高大的苏联援华专家和两位中国同志构成了黄金比例的直角三角形,《油画技法入门》写到:“三角构图是油画创作中最经典构图方式,构图的各种形状会使人们的视觉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三角形则给人的一种稳固、安定的感觉。” 

 

 

在苏联社会主义宣传题材油画中,三角形构图往往能赋予主角神性的光辉

 

 

图片

列宁在共青团第三次大会代表们中间  油画  彼得·别洛乌索夫  (图4)


在这幅描绘列宁的油画中,三角形的构图突出了革命导师庄严、激情、不容辩驳的正确性,使列宁的形象具有布道者的神圣感。

 

 

以此为例,我们再来赏析《支部》一画的构图,我不敢直接在《支部》这种神圣、正确、庄严的画面上画线分析,以免犯下政治错误因此特意找来了此画的草稿,在草稿上画线应该没事吧?如下:

 

 

图片

 

油画《支部建在楼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纪实》 草稿 (图5)

蓝线为本文作者添加,目的是分析绘画技法

 

 

可见《支部》一画,蕴含了两个三角形构图,分别是以女主角为顶点的钝角三角形以及以红旗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前一个三角象征了主角的正面形象,以及光明的前途,第二个三角将红旗竖立为主体,显而易见地象征了红旗的精神与传承。

 

 

本画作者李前是这样描述这幅画的内涵的:“观众一看画面,就会知道画面传递的是怎样的情感,是充满希望的,团结向上的力量,而色彩符号和造型符号就会暗示、传递这些情感。”(摘自《上海艺术评论》“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

 

 

西方油画技巧对社会主义政治宣传画的影响

 

三角构图并非苏联人的原创,油画中的所有构图几乎都来自中世纪的圣经宗教壁画,三角的顶点永远是留给耶稣和圣母的,西方宗教界人士早就发现这种构图方式对于信众的感染和指引能力,具象的画面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受众相信神的存在。

 

 

这种技法也理所当然地被西方后辈画家继承,并在中世纪之后的各种政治宣传油画中反复出现。

 

 

图片

油画《自由引导人民》 作者 德拉克罗瓦  1831年  (图6)



图片

《签署美国1878年宪法》作者 霍华德克里斯蒂 1940年  (图7)


 

如图6、7,两幅画相隔整整一百年,一副表现法国大革命推翻腐朽专制的波旁王朝的起义;另一幅表现1878年美国立宪,以宪政为政治领导方式的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两幅画都在歌颂各自民族的资本主义革命,但构图技法却如出一辙。结合上文,这说明,资本主义的草,也可以长出社会主义的苗。1960年代的八个样板戏,正是三角构图运用最多的社会主义文艺宣传作品

 

 

图片

样板戏《海港》海报构图  (图8)

 

 

图片

样板戏《红灯记》剧照构图  1970年 (图9)


 

“三突出”

关于高饱和色彩和三角构图这些绘画技法在宣传上起到的作用,我国文化革命年代曾经升华成专业理论依据,这就是著名的“三突出”,为什么要在政治宣传中这样画?因为要突出主要人物。

 

 

1968年5月《文汇报》发表了于会泳的文章《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此文综合了江青在各种场合对八个样板戏的修改意见,归结出创作上的“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重要的中心人物

 

 

改革开放后,这些古典的,符号化的文艺表现形式逐渐被艺术界淡忘,从邓丽君开始,我们拥抱了资本主义的主流审美,个人主义,多元化,成为艺术审美的趋势,

 

 

个人主义可解释为,画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审美多元化可解释为,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当然,以上也被统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 现象,这些奇谈怪论无疑是腐朽的,是会腐蚀广大人民纯洁的心灵的,也是和当前国家倡导的正能量文艺形式背道而驰的。所以早就有大人物号召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什么是新时期最优秀的文艺表现形式?我们不妨认真学习《上海艺术评论》对《支部建在楼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纪实》一画的评价:

 

 

“作品发挥了油画艺术语言的特点,刻画了一个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的女青年支部书记形象。人物造型和环境设置力求突出个性与特点,力求真实表现新世纪青年人的精神风采。画面色调明快,象征着党的事业有着美好的明天与未来。”



那么《支部》一画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支部为什么要建在陆家嘴的股份银行的写字楼上?此处省略五百字。



看到没有?一个亢奋的,昂扬的,革命的,斗争的,阶级立场鲜明的新时代文艺路线正在向我们走来,你也许可以闭上眼睛,但不能说你看不到。



图片

 

END

 

【无需App在移动设备上看喷嚏】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喷嚏网址即可:www.dapenti.com ,推荐chrome浏览器。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登陆
蜀ICP备11003155号-1 有害信息举报

特别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